开发地方文献 服务贵州经济

进入电脑版    时间:2010-07-22 18:11:50

摘  要 :本文从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个方面系统论述了地方文献中蕴藏的经济资源,以及地方文献对地方经济的推进作用 ,并对如何做好地方文献服务 工作进行了总结。

    地方文献是某一地域内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以及人的群体活动方式的历史记录,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有历史价值的图书文物资料,也是了解和研究建设和发展地方的重要的信息资源。贵州地处云贵高原,是一个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资源富集、民族众多的内陆山区省。奇异的山水风光、浓郁的民族文化、丰富的自然资源,形成了记载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文物古迹、民间艺术、民俗风情等知识信息,体现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蕴含无限商机的独具特点的“地方文献”,它无疑能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那么,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地方文献资源,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已得到各级政府以及图书馆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一、地方文献中的经济资源
    地方文献内容包罗万象,其中不乏丰富的信息资源可供我们去开发利用,而众多信息资源中,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对提高地方经济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理应重点开发。
1.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自然界中能为人类所利用的物质和能量的总称,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构成人类生存环境的基本要素。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大,而地方文献中则大量记载着前人对其生活所在地的客观认识,其中包含重要的经济价值,主要表现在下列几方面:
1.1记载了丰富的矿产资源。贵州是著名的矿产资源大省,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是得天独厚的矿产“聚宝盆”,目前已发现的矿产就有123种,查明资源储量的有76种,40多种矿产的保有储量排名全国前10位,入列前5位的有28种,其中,汞、铝、磷煤、锰、锑、金被誉为“黔地七金花”。贵州是著名的“汞省”,汞储量和产量名冠神州,即使在长期大量开采后,其保有储量仍占有国内总量的39%;贵州是国内最大的磷矿肥基地,瓮福磷矿是全国磷矿产出最多的矿区,矿石平均品位达34%;贵州又是国内首先发现的、新型的、有工业价值的卡林型金矿所在地其储量达500吨,已经成为新崛起的金矿资源基地和全国十大黄金生产基地;贵州的铝土矿质佳量大保有储量为4.24亿吨;再有,贵州煤炭的储量高达2419亿吨,居全国第5位,为江南之冠,因诗句“乌蒙磅礴走泥丸”而闻名的贵州西部乌蒙山,已经被开发成为长江以南最大的煤炭基地……对此,民国贵阳文通书局出版的《贵州矿产纪要》以及日本东南亚研究所编印的《四川、贵州、云南矿产地质资料调查报告》就早有记录,另外,解放后出版的《贵州省志·地质矿产志》、《贵州省志·煤炭工业志》、《盘江煤矿志等地方文献也对这些可待开采的矿产品位和储量作了详细记载,不但可作为地质普查和勘探开采的依据,还可为贵州地方工业的发展提供珍贵资料。
1.2记载了众多的动物资源以及繁茂的植物资源。贵州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据统计,有野生动物资源1000余种,有83种动物列为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这在《贵州鸟类志》、《贵州兽类志》、《贵州爬行类志》等地方文献中都有所反映,另据《贵州植物志》记载:贵州野生植物约3800种,有70种列入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以刺梨、猕猴桃等为主的高维C植物和以木耳、香菇为主的高蛋白植物以及以五倍子为主的鞣料植物等更具优势;有药用植物3700余种,占中国中草药品种的80%,是中国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其中,产于贵州高原海拔1100米左右的名贵山野珍品——天麻、杜仲、灵芝,堪称贵州“三宝”,早已名闻遐迩,因此,开发利用这些独有资源,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丰富风土物产,开展外贸、旅游事业,搞活贵州的国民经济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1.3记载了旖旎的山水风光。山水风光是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性资源,我国自古崇尚山水,早在上古时代的奇书《山海经》以及春秋时代的《管子》等著作中就有许多关于山水风光的记载。所谓“智者乐山,仁者乐水”,形成了山水之美的传统审美观点。“山水借文章以显,文章凭山水以传”,明末《徐霞客游记》就对贵州的地貌、洞穴、风土人情进行了考察,民国《黔灵山志》、《贵州名胜古迹概说》、《息烽温泉游览指南》以及解放后的《贵州风物志》、《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志·名胜志·文物志等地方文献也对贵州的山水有所记载,许多山水风光因此名闻遐迩,成为令人向往的胜地,如闻名世界的黄果树大瀑布、龙宫、织金洞、马岭河峡谷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铜仁梵净山,茂兰喀斯特森林、赤水桫椤、威宁草海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犹如一串串璀灿的宝石,五光十色,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以遵义会址和红军四渡赤水遗迹为代表的举世闻名的红军长征文化,更让人驻足凭吊,追思缅怀;多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浓郁神秘的民族风情,以及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宜人气候,使贵州成为理想的旅游观光和避暑胜地。整理开发这些文献资源,发掘享誉国内外的旅游景点,已成为贵州地方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

 1/4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论地方文献馆员信息素养的提升
下一篇:开发地方文献 服务《广州大典》——“广东文献书目数据库”建设述评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