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

进入电脑版    时间:2010-07-22 17:51:09


    1、在地方文献的收集防水方法主要采取全方位、多渠道的收集途径。(1)佂订。各个出版社的订单及各种新书目中都含有一定数量的地方文献,采访人员在日常的采访工作中应将其作为订购重点,通过文献征汀单订购出版发行的地方: 献。(2)现购。多渠道获取地方文献发行动态;定期到书市、书店、书摊,通过函购和现场采购收集。(3)缴送。建立地方文献呈缴本制度,以法规的形式规定,凡本地各单位蹦版的正式、非正式出版物,必须主动及时送交一定数量给图书馆收藏。(4)复制。通过各种闫录,了解地方文献缺藏信息,在遵守版权和著作权的前提下,对于一些具有收藏价值又不易收集且广大读者又很需臻的文献资料,均可考虑采取复翩手段收集。(5)交换。与其他单位和个人建立友好合作交流关系定期交换地方戈献。(6)捐赠。可向社会印发“倡议书”,通过宣传公共图书谤征集、保存地力‘文献工作的目的和意义,让社台各界有识之士进一步了解和认识家乡的图书馆事业自觉国愿将其保存的有价值的地方文献捐赠给图书馆收藏,倡导捐赠活动。(7)专职。征集地方文献工作是一项艰苦复杂的工作,也是一项需要持之以恒的工作。各馆应建立专门机构、明确专人负责,同时征集人员应保持相对稳定,以利于熟悉业务,坚持不懈地开展征集工作。
    2、在地方文献的科学管理方面,主要有分散管理和集中管理两种形式。集中管理优于分散管理,既方便文献的补充与开发,又便于渎者的检索与利用。(1)科学分编。地方文献是对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自然、历史的真实写照和客观记录,就其文献载体类型而言,地方文献除有图书、报纸、期刊、册、外宣折页等纸质载体外,还有非纸质资料类的音像制品等等。因此,对进馆入库的各类地方文献都要认真按《中图法》和国家标准规范做好分类和著录,便于管理和利用。(2)合理排架。图书馆应建立地方文献专架或专室(库),做到排架有序。不同载体形态.设置不同样的书架、柜橱。一些珍贵手稿、书画等处于危险状态的资源,要通过复制、缩微拍摄、刻录光盘等高新技术,保障其资源方便利用,同时确保这些原件完好无损。在管理上要确定专人负责,并制订完善的管理制度。
    四、地方文献的开发
    根据地方文献的特点和读者的各种需求,将地方文献进行不同类型、不同方式、不同深度的整理、加工。为此,逐步建立地方文献书目、专题索引、专题资料库等等,方便读者的使用,让地方文献资源发挥出更:赶社会效益,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建设。
    l、编制地方文献书目
    地方文献是关于地方的全部资料,不仅其内容涉及一个地区的历史、现状, 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等各个方面,而且著述形式和文献载体类型多种多样。编制地方文献书目就是要将这些不同来源、不同内容、不同著述形式、存于不同介质的原始数据按文献出版形式划分为古籍、普通图书、期刊、报纸、视听文献等种类,每类按学科、主题、题名、责任者等检索途径编制多套馆藏地方文献目录。
    2、编制地方史献索引
    地方文献内骞广泛,形式多样,分布零散,编制各种索引显得十分必要。例如,将分散的地方文献论文资料线索,分门别类,建立论文索引;将不同知识点从地方文献中提取摘录下来,注明出处和位置,编制各种专题索引、报刊索引等等,详尽揭示地方文献线索和内容特征。
    3、编写地方文献摘要和提要
    在编制地方文献目录和索引的基础上,进一步编写内容提要和摘要,更加详尽地揭示内容信息,便于读者充分检索和利用。
    4、成立地方文献阅览室
    设立专室,实行开架阅览。既突出图书馆地方文献特色,又可使大量的文献呈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不仅能在较短时间内广泛浏览,而且可以通过本地著作的书名、作者、内容提要等途径了勰本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大大提高了文献的利用率。
    5、汇编地方文献专题资料
    文献传播的网络化是文献资源共享的重要条件,也是衡量文献传播事业发展水平的标志。在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地方文献和其它文献一样力求以更快的速度、引入注目的方式向社会传播。因此,除了建立书目和索引外,图书馆一方面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把馆藏地方文献资源中利用率高、有学术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地方文献转化为计算机化的可检索的数据,建成具有本馆特色的地方文献专题资料库;另一方面将筛选、下载的网上地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整合、重组,建立网络地方文献专题资料库,为网络用户直接提供所需的全文信息。目前在地方文献专题资料库建设方面颇有建树的是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建有“孙中山全文库”、“广东名人大词典”、“广东民俗大观”等专题资料库,深受广大读者和用户的欢迎。
 2/3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近年来我国地方文献信息资源专题研究综述
下一篇:浅论县级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采访工作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