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电脑版 时间:1970-01-01 08:00:00 来源: http://www.xmst.org/
首先,抓好常规管理。只有抓好图书室的常规管理,才能更好的发挥它的作用,要不怎么说没有规矩成不了方圆?我校按《厦门市小学图书馆工作暂行条例》的要求,根据本校本地的实际,制定出确实可行的图书管理制度,然后组织同学们学习,依据规章制度,做好同学们的教育工作,在强化学生常规管理的过程中,我们重视管理的教育性,注意对学生全过程的管理。
1、强化性教育:坚持每学期以军训形式对全校学生进行强化性常规教育,强化组织、纪律常规,制定每学期常规教育月制度,以多种形式对规章制度的强化与训练。
2、经常性教育:图书管理员可经常配合班主任,学校教务处有计划对学生进行道德常规、卫生常规、维护图书管理常规、爱护图书常规、借书常规等系列的教育与训练,并及时表彰常规表现好的班级与个人。
3、熏陶性教育:通过校园、班级优良环境的创设与保持和学校班级板报的宣传与表彰等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
图书管理主要由图书管理员配合班主任负责统筹管理,可以说,我校图书管理工作有条不紊,蒸蒸日上,与坚持不懈的学生常规管理息息相关。
其次,要向同学们推荐好书。图书管理员结合各个时期的教育重点,定期向同学们推荐好书,由于小学生水平能力有限,小学生思考问题往往思路狭窄,看什么书心中无数,所以有必要向同学介绍好书,如:《儿童天地》,荟萃儿童报刊的篇章精华,增广见闻,以图为主,益智陶情,操作性强,培养孩子们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是一至三年级学生欢乐的阅读天地。又如:《小学生博览》,博采少儿刊报图书的篇章精华,富有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操作性,帮助四至六年级学生陶冶情操,开拓视野,发展智力,丰富课余生活。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今年我担任六年级语文教学,本班34人,原来喜欢读课外读物的占40%,半年后上升到100%,他们爱读书,也爱买书。现在每个学生都能在阅览室遨游于知识的海洋,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丰富了知识。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大到国家民族,小到待人接物;无所不包,无所不有。开阔了眼界,成为学生智力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我在教《马踏飞燕》一课时,问:“谁能结合课文讲讲‘支撑点、平衡、重心’这几个词的意思?”话音刚落,许多学生举手要求回答,有的答得非常完整,我问他们是怎么知道的,回签说是从课外书上看到的,又如:班级进行大扫除,怎样才能把教室的玻璃窗擦得闪亮,学生陈小丽马上想起课外书上说过用白酒擦玻璃可以使玻璃不留一点污迹,于是用他介绍的这种方法果然不错。可见课外阅读已成为培养学生重要的兴趣发源地。即使是学生,每当课外阅读课,他们也感到轻松、自然、有趣和谐,精神压力消除了,心理状态改善了,变苦学为乐学。期末我惊喜发现,许多后进生开始进入中等生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