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电脑版 时间:2017-02-07 07:58:19
司新荣
(牧野区图书馆,河南 新乡 453000)
关键词:小康社会;社区图书馆;社区文化
摘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必须跟上步伐。发挥社区图书馆在发展社区文化中的战略作用,塑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意义非凡。本文论述了社区图书馆在我国发展社区文化中的作用,探讨了社区图书馆发展社区文化的构想与方略。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1)02-0133-02
社区图书馆是传播先进文化,开展思想教育的社会文化机构,是传播科学知识,实施全民社会教育的“终身学校”,促进经济建设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思想武器和有力工具。然而,我国的社区图书馆的建设情况不容乐观.设备陈旧,并且在国内发展很不平衡,服务状况有待改进。如直到2002年,天津市许多社区还没有图书馆,群众读书难:广东经济大省仍有文盲332万人。因此,积极研究如何将社区图书馆发展社区文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机结合统一,是图书馆专家学者面临的现实课题。
1 社区图书馆的概念及地位和作用
1.1社区图书馆的概念
社区图书馆是社区文化设施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保存了人类文化遗产,也是提高公民素质,创造高雅、文明的社区文化氛围,培养公民高尚道德情操的文化阵地,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基层图书馆,以面向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公众服务为设馆依据而建立的图书馆。它在服务于社会社区文化需求的同时,还承担着文化交流传播的社会教育功能,是学习型社会学习社会化和社会学习化的高度融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小型多样、众多分散、地域性明显、系统性和网络化等特征。因此,社区图书馆应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用正确的思想理论、行动纲领、价值观念影响社会,引导、激励、动员和组织社会群体实现人的价值、追求人的发展,创造美好而和谐的社会环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1.2社区图书馆在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1.2.1传播先进文化,提升公民素养
一个公民的文明素质就是社会文明的基石。时下是知识经济信息时代,只有不断地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素质,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社区图书馆以其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居民而成为有效实用的大课堂。它通过报纸书刊、信息资料和读书场地,为社区各类人群提供服务,答疑解惑,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俗话说: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在现今社会中,一个人拥有的知识、信息、技能越多,拥有的文化资源就越多,生活的方式、质量就越高、越文明,社会就越稳定、越先进。社区图书馆通过优良的服务传授文化知识,影响、改变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和品德修养,丰富了人们的精神内涵,提升了人们的文化品位,有助于社会的和谐、安定和健康发展。
1.2.2开展社会教育.发展和谐社区
社区是众多家庭之间的既彼此联系又相对松散的结合体.是人群最为密集、思想最为活跃的地区,与机关、企业、部队、学校有所不同。要建设全面小康社会.除了依靠政府职能和行政手段之外,弘扬先进文化,加强思想教育是非常重要,社区图书馆便可大有作为。社区图书馆是社区的文化基地,它通过传播先进的文化使居民情感和心里有了变化,促进了居民人格、品格的完善,为社区人员提供方便服务,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有效知识共享平台。只要创建一个温馨和谐社区图书馆就可避免青少年受不良环境的影响。社区图书馆要不断满足社区文化建设的需要,推动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
1,2,3促进国家精神文明建设,倡导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马克思认为:人是一切社会的总和。人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主体,以人为前提,以人为标准。党中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文化生活的丰富是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社区图书馆的社会教育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面向社会各阶层、各行业的公众服务,甚至对弱势群体提供有针对性和特殊性服务,以人为本,用真诚的人文关怀、悉心的情感呵护关心人、理解人、重视人、团结人、帮助人、服务人、尊重人、培养人、发展人,极大地调动了市民接受文化知识服务的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根本上促进了学习主体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