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电脑版 时间:2017-02-07 21:11:06
关键词:图书馆:管理:创新
摘要:图书馆创新要求首先在管理理念上进行彻底的革新,把充分发挥组织中人的内在潜力放在最为重要的地位,即“人本”管理的创新,在改善激励制度、用人机制,改革领导管理方式,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益,在加强馆长与员工、馆员与读者等沟通方面下功夫,共同推动图书馆管理的创新和发展,本文就图书馆创新的基本含义、目标和特征,以及创新机制的建立等略作阐述。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09)03-OU18-03
1 图书馆创新的基本含义
1.1 关于图书馆创新概念
图书馆创新的实质是一种知识创新的过程.它体现在图书馆员工所拥有的技能和知识,读者和用户对图书馆的信赖程度,图书馆的文化氛围以及自身体制运作中所包含的集体智慧等。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多层面、全方位、全过程、全员性、新颖性,甚至无规则、风险性特征,使图书馆进行管理创新的空问比预想的要大,且形式多样化,其含义在理解上也有较大差别。但从图书馆创新的需求和指导创新的实践角度考虑,其创新应包括:思想与观念创新:发展战略创新;组织结构创新;管理制度创新:运作流程创新及方式方法创新等。管理创新是图书馆用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对管理系统或者组织、技术、文化某一方面的重新设计、选择、实施与评价,以促进图书馆管理系统综合效能不断提高。过去几十年确立的一整套管理原则,曾经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塑造了图书馆的结构、管理、形象和业绩。但是,当今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对象正是这一直沿用几十年的传统管理制度及其制度背后的理念和原则。
管理工作是图书馆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已成为各行各业的共同纲领,当然也成为图书馆工作指南。图书馆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中介作用,就必须放弃“闭关自守”的旧观念,树立在时间、空间、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方式方法上的全方位开放的新观念,为读者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在1995年12月美国图书馆协会发布的《美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12条宣言》,以及稍后出台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共图书馆宣言》、英国《图书馆宣言》和日本《公共图书馆的任务和目标》,都特别强调现代图书馆“走向世界,服务全球”的重要意义。要想将“走向世界,服务全球”的管理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必须打破以往图书馆的封闭管理模式,革除陈旧落后的手工管理方法,打开馆门,疏通网络的渠道,让不同区域、不同国度、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读者,了解我们的馆藏,获取我们的信息.使我们的图书馆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知识海洋”.一个全球性的“科学宝库”。费孝通先生曾预言:“图书馆将真正摆脱地理环境的制约,成为世界性大图书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000年第66届国际图书馆联合大会的主题为“共同的信息:塑造未来的全球图书馆”。可见,“大图书馆观”已成为图书馆业界内外的共识,树立大图书馆观是实现图书馆管理理念创新的先决条件。
1.2图书馆理念的创新
1.2.1 “人性化”管理。网络化管理的实质是以网络技术为基础,以创新为核心。其中,技术的应用和创新的实现都要通过人来完成。这就要求在管理理念上进行彻底的革新,把充分发挥组织中人的内在潜力放在最为重要的地位,即“人本”管理。在网络化文献信息时代,管理的重心已不是组织中的群体.而是网络节点上的个体。领导的任务相应地变成了协助每个员工实现个人和组织目标的资源协调者。管理的目标在于创造一种促使员工不断学习的氛围,通过学习,激发每个员工的创造性和开拓性,从而形成组织不断创新的核心竞争力。为此,管理者应在坚持公平性、差异性和多样性的原则下.分析不同成员的各自特点,了解成员物质、精神和情感需要,为组织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1.2.2“数字化”管理。数字化管理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通讯等技术,通过对管理对象和管理过程进行量化,来实现管理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职能。随着网络文献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字化管理将成为一种新的管理思想。数字化管理思想要求对图书馆管理模式进行一场深刻的变革,包括图书馆组织的创新、制度的创新、文献信息加工过程和流通各环节中的创新、资金利用和调配等方面创新。
上一篇:构建阅读文化 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
下一篇:谈谈三种古籍的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