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献资源服务服务地域文化,经济建设分析研究

进入电脑版    时间:2017-02-07 18:50:37

1 地方文献资源服务地域文化、经济建设现状分析

1.1 地方文献资源服务地域文化、经济建设的优势及影响

地方文献资源翔实地记录着某一地区政治沿革、经济发展的文化源流,是研究地方建设发展的重要历史依据。近年来,许多地方成立了地域文化研究机构,除加强地方文献资源保护、开发以及围绕其本身开展科学研究外,还积极参与服务地域环境,促进地域文化、经济建设等具体实践活动,并在加强地域文化研究和服务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令社会对地方文献资源服务地域经济、文化建设的需求成为现实,特别是在开发地方文献资源,提升地域文化品牌和声誉,地方文献资源的开发成为影响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有效历史借鉴。如刘三姐的传说在民间已流传1200多年,广西、广东、云南、贵州、湖南、江西、台湾、香港等地均有历史记载,广西《苍梧县志》、广东《阳春县志》、湖南《江华县志》均有刘三姐出生于当地的描述,但60年代初广西将《刘三姐》搬上舞台银幕,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将刘三姐的名字推向全国.以至一提刘三姐,就会想到广西,其重要原因就是刘三姐已成为无形资产.对地区声誉乃至地域文化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1.2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研究及开展服务存在的问题

尽管地方文献资源的研究与服务在许多地方已付诸实践多年,但现实中这种建设和服务尚有许多问题需进一步完善,主要表现在两方面:(1)特色地方文献资源是图书馆最能吸引读者、最能凸现馆藏特色的那部分文献资源,但根据对国内图书馆调查,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尚未形成规模,多数还是一个盲点,尽管部分高校图书馆建设中的地方文献资源也基本上以学校教师著作为主,缺乏新意,更不用说地方文献资源的特色建设,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准。(2)地方文献领域的研究更多是处于经验描述阶段.大多是就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及一些实践进行工作体会式的探讨,尚未达到深入的理论研究水平.更没有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多数相关研究仍处在对一些基本问题的尝试与认识阶段,研究手段较为落后,整理方法不够完善,研究思路还欠丰富,开发力度不足,资源利用不合理。这些问题和矛盾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地域文化和经济建设的整体发展步伐.应该说这也是图书馆界服务地域文化和经济建设目前所存在的普遍问题,也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课题。

2地方文献资源服务地域文化、经济建设的措施

2.1 确立服务对象,建立“地方特色文库”服务模式强地域文化研究和建设的同时,使得“地方特色文库”服务地域文化、经济建设成为现实。“地方特色文库”本身即是巨大的信息资源库,拥有巨大的潜在服务市场,其自身内含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不能低估,考虑到其地方属性与当地经济文化发展的紧密结合.要突出地方特色,为本地区的各项发展,提供科学依据,进而推动地域文化和经济建设,这也是图书馆今后的发展方向之一。

那么“地方特色文库”怎样服务地域文化、经济建设呢?地方文献收藏是办好文库的基础,但办库思想决不能停留在收藏上.“地方特色文库”建设目的和存在的价值在于服务社会,服务决定其生存价值,也是增强文库作用和影响的最好表现形式。建立“地方特色文库”服务地域文化、经济建设的模式,首先要对馆藏地方文献进行深度开发、整合,使馆藏文献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其次在内容上准确定位.明确服务对象、任务和目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要向社会推销、展示自己,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文库的功能和目的,使社会有所了解,同时,也要大力开展咨询活动,及时掌握社会各界的需求。实际上,文库依据社会要求,不断丰富库藏的范围、种类及方式的过程,也是拓展服务覆盖面及确立服务模式的过程.只有不断调节好彼此关系,才能为社会提供更具针对性、多层次、全方位、高水平的服务。通过参与地域文化、经济建设服务,使更多的人进一步了解图书馆,产生其他方式无法达到的宣传效果.有效地扩展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提高其社会声望,从而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支持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与建设。

2.2加强区域文化合作,走创新发展之路

经济的全球化也使得文化多元化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区际间加强区域文化交流、合作开发地方文化资源,在多方面有着较强的互补性,区际间合作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区域文化只有在区域间互动基础上才更具生机与活力。如广东在加速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实施泛珠三角区域九省两区(指沿珠江流域的广东、广西、湖南、海南、福建、江西、四川、贵州、云南九省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全球化文化发展战略进程中,广东不得不面对泛珠三角区域这一概念.面临着区域间文化整合的发展趋势,根据区域间文化整合发展需要,就泛珠三角区域内的广东、广西两省而言,广东是最早实行改革开放的地区,广西是西部开发地区,两广地区作为中国的南大门,地域特色极为明显.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各自的优势,合作开发文化资源,有着良好的基础,同根的文化成为连接两地感情的纽带.源远流长的文化成为地方文献开发的源泉.如何充分利用这些独特优势,加强两个区际间文化合作,整合区域文化资源,走创新发展之路,为本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建设服务,是一项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而文化合作首先要打破地区间障碍,其次,主动融人多元文化,如广州大学图书馆创建的“两广作家文库”项目,精心打造特色文库品牌,使之成为泛珠三角区域文化合作交流的一道亮丽文化景点,便是一项可盼可及的力作,也是整合区域文化资源,走创新发展之路的结果。该文库同时也是打破区域分割、整合文化资源、创新发展机制、提高两广区域文化合作的重要举措。项目以文库为载体,稳步发展,培育及发展“珠江流域文化”,以利于在区域文化合作中磨平保守的地方观念,消除观念上的隔膜和文化差异,增进人们的情感交流和信用基础,研究两广地区作家文化合作的前景与未来,发挥文化的凝聚力、创造力和辐射力,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实现两广共同繁荣的内在动力.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和实际应用价值,同时也为地方高校图书馆建设发展探索出一种新的办馆模式。

 1/3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文化共享工程培训工作机制的思考
下一篇:郑州市图书馆古籍整理琐谈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