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提高专业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思考

进入电脑版    时间:2017-02-07 18:32:34

徐丽敏,戴爱梅,裴新勇

(河南省农科院图书馆,河南 郑州 450002)

关键词:专业图书馆;服务质量;思考

摘 要:本文从改善馆藏建设、提高图书馆员素质、转变服务方式和策略等几个方面论述了信息时代提高专业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措施,以期引起同行思考,从而提高图书馆服务水平。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0)06-0051-02

图书馆是传递知识信息的重要社会设施.是为满足社会信息交流和阅读研究的需要而进行图书文献的收藏、整理、流通及情报服务的机构,是促进创造经济财富与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农业图书馆,不言而喻,是以收藏国内外农业科学文献为主,生物科学等与农业相关的边缘学科、新兴学科为辅的专业性图书馆。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如何提高专业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促进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笔者以我院图书馆为例作如下思考.与同行探讨。

1 突出专业特色,推进特色馆藏建设

图书馆是以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料为物质基础向读者开展服务,丰富、系统的馆藏文献是向读者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前提和保证。目前我院图书馆图书采购每年稳定在500种左右、期刊650多种左右、报纸约40种左右,引入中文数字图书上万册,国内外知名数据库10余种,如CABI、AGIS、AGRICOLA、中国科技文献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印刷型期刊着重采购农业核心期刊,以及数据库不收录的内部期刊:数据库着重采购农业以及与此交叉和渗透的部分,二者形成共有与互补的情势。我馆所收藏的农业科技文献在本省是最全和最丰富,这些中外文农业科技文献为开展农业信息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今后要加大经费投入,制定合理的馆藏计划,不仅加强对印刷型文献的收集,还应加强对光、电、声、磁等电子型、数据型载体文献的收集,使馆藏信息资源日趋完善。对一些能够体现农业图书馆特色和优势、人无我有的有重要使用价值的文献,要多渠道、多途径地采购、收集、珍藏。要源源不断地补充、更新、丰富现有文献信息资源,加强对信息资源的传递、开发和服务,积极推进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进程,既提高了文献利用率,也加速了特色馆藏的建设。这样,在为农业科研服务、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事业中,农业图书馆就以自己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特殊功能优势提供高层次、高质量的文献信息服务。

2 加强专业知识学习,不断提高馆员素质

图书馆是一个积累、贮存、组织、分配、传播、交流、利用和生产知识、信息的世界。馆员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图书馆服务质量水平。用户能否顺利得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是衡量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最后标准。高素质的图书馆员应具备扎实的图书情报理论知识、广博的现代科技知识、熟练的现代信息技术和较高的外语水平。作为一名农业图书馆的馆员,首先要热爱图书馆事业.具有敬业乐业、甘当人梯的奉献精神。其次要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掌握图书馆学理论知识,工作规律,了解农业文献信息内容,计算机操作技术以及图书馆现代管理与服务技术的应用.从而为读者用户提供最方便、最快捷、最准确的信息服务。当今形势下现代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知识不断更新,网络、多媒体技术日新月异,图书馆员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不但要学习图书、情报方面的知识,还要加强教育学、心理学、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的知识涵养,尤其加强对农业知识的学习,最好能成为农业某一两个领域的专家,增强处理业务工作的能力,从而当好用户的向导和顾问。主管部门应根据农业图书馆的实际.有计划地对非专业图书馆员进行培训,以利他们较快适应工作岗位,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随着时代的进步,知识的更新.馆员自身单一的知识已不能胜任目前工作的需要,我院图书馆每年会根据情况组织馆员参加技术培训.快速弥补馆员自身不足的知识,以期适应日益提高的管理服务水平和质量。

3 以用户需求为核心,实现可持续发展

服务是图书馆的永恒主题和不变法则.也是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数字图书馆的兴起.图书馆事业正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传统服务方式已呈现出种种问题,服务上固守陈规、因循守旧,必将陷入被动、尴尬甚至被淘汰的境地。要引进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设备,推进服务手段的现代化、电子化。我院图书馆购置了《金盘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馆藏数据正在建设中,管理、服务与流通系统都已开通,终端读者无需到馆就可检索利用所需馆藏信息.较以前的传统检索大为快捷。

 1/2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ILASⅡ系统下的典藏工作再探
下一篇:控制主题标引质量 提高文献检索效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