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化服务的人文管理

进入电脑版    时间:2017-02-07 18:31:18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化服务:人文管理摘 要:所谓人文管理,是强调被管理对象主体性的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它是从人的需要和发展角度来思考管理的方式。本文指出了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化服务人文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优化策略。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09)05-0140-02

高职院校图书馆应从实际出发.在加强数字化资源建设的同时,更应注重图书馆数字化服务的人文管理,以提升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化服务的水平。1 数字化服务人文管理的内涵

人文管理实质就是以人为本。人文管理应用于图书馆数字化服务中,根据不同的人有不同需求.把这些不同的需求进行有序和谐地整合.为人设计信息产品,对人有针对性的提供信息服务。对图书馆内部要关心员工,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早在1931年,印度著名的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就提出了图书馆学五定律,其主要内容是:第一,书是为了用的;第二,每个读者有其书;第三,每本书有其读者;第四,节省读者的时间;第五,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的有机体。这五条定律,确立了图书馆以供读者利用为根本的服务宗旨。“为人找书”和“为书找人”,“节省读者的时间”,确立了图书馆服务从书本位到人本位的基本思想;第五定律“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的有机体”.概括了图书馆的发展观,随着时代的变化,人的需求也在变化,因而图书馆服务也需要不断变化和发展。图书馆的最终目的是为用户提供有效的服务.“为人服务”是图书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是图书馆人应具有的一个核心理念。2数字化服务人文管理存在的问题2.1 为读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不够

目前,高职院校购买的数字资源都是现成的数据库.可以说是种类繁多.除了少数院校有学位论文数据库、各种目录数据库、学科导航库等自建的数据库外.很少有根据本校学科设置和建设重点自建的数据库,高职院校图书馆主要是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教师和学生。虽然各高校馆根据本校的学科体系提供资源服务.但由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学科结构单一,又缺乏和教师、学生的沟通,没有对读者需求进行调查了解,所以必然会出现服务针对性不强、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并非是用户需要的情况。2.2数字化服务缺乏宣传和对读者的培训

数字化服务过程中不仅要及时了解用户需求,满足用户需求,而且应该向用户进行宣传。但目前影响数字化资源的利用率,是因为对数字化服务的宣传介绍和推广力度不够。另一方面,有些读者对图书馆拥有的各类电子文献资源及其利用手段不了解.这样严重地制约着读者信息需求的实现,笔者对本院学生用这样一些题目进行了问卷调查:您知道学院图书馆有哪些数字资源?结果回答正确的只占15.2%.回答不知道的占48.2%:您是否向图书馆的咨询台咨询过问题?其中回答多次咨询过的为3.2%.咨询过一两次为10,7%.知道有这项服务但没有咨询过为22.6%.不知道图书馆有这项服务为72.1%。您是否会使用图书馆数字化资源?结果回答会使用的只占42.5%。可见,从问卷调查来看,说明我们对于宣传数字化服务和读者培训方面做得很不到位。2.3图书馆人员因素限制了数字化服务的开展

目前.图书馆的人力资源还相当匮乏,据初步调查.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工作人员中的“二多”和“三少”现象较为突出,即低学历者多、非图书馆学专业多,图书馆学专业者少、外语专业者少、懂信息技术者更少。有些经过调查和论证确有必要开展的服务方式,如:虚拟咨询服务,有的图书馆因为没有能承担这项工作的高水平咨询员而无法开展这项服务。有些馆购买了数字化资源和设备,因为缺乏技术人员维护和开发而限制了数字化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这是人文管理的失误,决策者只注重数字化资源和设备的建设,而忽视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没有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未能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所致。3 数字化服务人文管理优化策略3.1 处处为读者着想,给予读者人文关怀

给予读者人文关怀,图书馆应当在管理方式、规章制度、服务方式、服务态度、服务语言、环境氛围等方面融人人文关怀理念。对待读者要一视同仁.体现图书馆面前人人平等,不要人为地设读者等级,设置受服务的权限。理解读者、关心读者、爱护读者,处处为读者着想,对读者坦诚相待。图书馆在提供数字化服务时要实施人性化管理,系统的设计编程要人性化,如使用统一、友好的用户界面和咨询服务系统,为读者提供图书馆的文献联机目录和索引,使读者能便捷、快速查询资料:又如在电子阅览室管理系统中设置查寻读者遗忘密码信息的功能:针对个别读者在电子阅览室上网玩游戏、看不健康的网站、大声喧哗等现象,在不伤害读者自尊心的前提下,设置利用短信提醒或警告等功能:在本馆网页设置滚动话框,发布通知、新书通报、温馨提示……,或者链接部分免费的视听课程数据库.及时发布信息并辅助教学等等,可以说这些都是人性化管理的一些举措。3.2加强数字化服务宣传.重视用户培训

 1/2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缩小数字鸿沟与图书馆的应对措施
下一篇: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