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电脑版 时间:2017-02-07 18:30:43
孙晓勤
(安徽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安徽淮北235000)
关键词:数字鸿沟;图书馆;信息
摘 要:本文在分析了“数字鸿沟”的表现和影响的基础上,论述了图书馆是缩小数字鸿沟的重要力量,并提出了图书馆缩小数字鸿沟问题所采取的几点措施建议。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0)03-0136-02
1 数字鸿沟的表现
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又称信息鸿沟,是指在全球数字化进程中,不同国家、地区、行业、社区和个人之间,由于对信息、信息技术的拥有程度、应用程度以及创新能力的差别而造成的信息落差与贫富悬殊状态。数字鸿沟不仅存在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而且存在于一个国家中的不同地区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不同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的阶层之间,甚至同一人群的个人之间。
1.1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数字鸿沟
互联网的数字化鸿沟正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形成。联合国人权发展报告指出,工业化国家只占了15%的世界人口,却占了整个互联网用户的88%;占世界人口1/5的南亚,却只有不到1%的人可以上网;整个非洲大陆,只有311万互联网用户,而同时在美国,却有1.48亿;尽管美国只占了4.7%的世界人口,却拥有世界接近50%的互联网用户:高收入国家以占世界16%的人口.占有了世界90%的计算机主机;在英国,每100人有30台电脑,而在像马拉维这样的国家,每10.000人才有1台电脑。
1.2 国内地区之间的数字鸿沟
从国内情况看,我国不同地区的网络发展程度呈梯级分布,表现为东部沿海地区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的网民人数之和超过了总网民数的45010.而排名最后的十个省市加起来只有4.36%,其中,拥有比重最高的北京(21.24%)用户规模是比重最低的西藏(0.030/0)用户规模的700倍。
1.3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
我国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也较明显。目前,农村通信消费明显低于城市和全国平均水平。截至2001年3月,全国共有固定电话用户1.5亿户,其中农村用户仅有5660万户,占36.6%,这与农民占全国人口2/3形成巨大反差。近年来,我国网络用户持续增长,但其普及和应用主要在城市,网络用户中只有0.3%是农民,城市普及率为农村普及率的740倍。1.4社会群体之间的数字鸿沟
社会群体之间的数字鸿沟主要表现在不同收入、不同学历及不同的人群之间。从收入高低上来看,据中华英才网历时半年(2000年9月—2001年3月)的网上薪资调查.受调查的2.1万余名网民的平均年薪达到34713元,是全国城镇人均收入8392元的4.14倍;从教育程度上来看,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2年7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高中(中专)以下的网民占网民总数的11.5010,高中(中专)以上的网民占网民总数的88.5%,而大学本科以上的网民占网民总数的31.7%;从年龄上看,据报告显示,网民中18至24岁的年轻人所占比例最高,达到38.9%.50岁以上网民的数量仅占26%;而且那些因不懂电脑、网络,不具备上网所需的技能的人群中又以老年人居多。
2数字鸿沟的负面影响
因特网的使用能力的差距,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不同国家、人群在数字化经济时代发展的差距,处于信息贫乏的国家和地区也会因此缺乏竞争力而更加趋向落后。
2.1挑战民族文化。一些发达国家拥有雄厚的网络基础设施、信息技术和丰富的网上资源,他们通过利用其信息控制优势,贬低其他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散布本国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进行民族文化挑战,企图动摇他国文化根基,最终削弱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这种文化挑衅遏制民族的兴旺,有碍于国家的强盛。
2.2妨碍经济发展。数字鸿沟可以看作是当前正在增长的经济鸿沟的一部分。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那么数字鸿沟很可能会拉大现有的经济差距。
2.3影响社会稳定。数字鸿沟造成的差别正在成为我国继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脑体差别“三大差别”之后的“第四大差别”。数字鸿沟造成的国内分化将演化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因为“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现实及趋势,会使社会不满情绪上升,不稳定因素增多,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社会的持续发展。
3 图书馆是缩小数字鸿沟的重要力量
图书馆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从事科学文化事业的社会实体,是开展社会教育的重要基地。作为人类知识载体及信息传播集散地,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其信息资源的优势,成为缩小数字鸿沟的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