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电脑版 时间:2017-02-07 17:17:10
王亚军1,李晓红2,任吉刚3
(1河南工业大学图书馆,河南 郑州 450001;2清华大学人文图书馆 北京 100084;3山东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图书馆服务
摘 要:本文对中韩高校数字图书馆服务的发展、开展服务的方式、服务对象和内容、服务保障等方面分别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提出了发展我国高校数字图书馆服务必须重视的几个问题:数字环境下图书馆的服务创新、技术支撑及服务管理等。
中图分类号:G25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0)03-0116-02
1 数字图书馆服务的概念与特点
1.1 数字图书馆服务的概念
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为用户提供数字化服务。具体说来,是指数字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利用计算机、通讯和网络等现代技术从事信息采集、处理、存储、传递和提供利用等一系列活动而开展的文献信息服务,通常对用户表现为数字图书馆通过自己的网站组织、展示、陈列和图书馆使命相关的资源和服务,并为用户提供通往或获取这些资源和服务的途径,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
1.2 数字图书馆服务的特点
由于高新技术的支持,与传统图书馆相比,数字图书馆在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等多方面都具有新的特点:
(1)服务对象社会化。数字图书馆通过网络连接各地,服务范围相应扩大到网络连通的任何地方。其服务对象的信息需求也从面向图书馆所辖区域范围内的用户转向整个社会。
(2)服务内容数字化和多样化。数字图书馆资源不仅将自身采集收藏的各种载体形式的原始信息通过数字化技术转化为数字形式,还包括那些利用网络获得的不是本馆实体拥有的信息资源,即各类型数据库、多媒体信息、网页、以及其他信息资源的链接,还包括蕴含各种信息和知识的产品以及掌握知识的人等。
(3)服务手段网络化。数字图书馆依赖网络发挥其强大的服务功能,读者可通过网络获取检索、下载、预约、咨询等服务。
(4)服务方式多样化和个性化。数字图书馆环境为信息服务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图书馆可利用现有的网络技术服务手段为读者提供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如通过图书馆主页、电子邮件、留言板等方式,可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
(5)服务资源共享化。数字图书馆建设不是一两个图书馆的事情,它涉及整个文献信息领域,建设数字图书馆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全社会对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
2 中韩高校数字图书馆服务比较分析
2.1 服务发展
韩国高校的数字图书馆建设起步较早,因此,其数字化服务开展也较早。其表现:(1)数字化大大拓展了图书馆的服务领域与功能,提升了图书馆服务的档次与水平。如:许多高校图书馆开始更名,将“图书馆”更名为“学术情报处”、“情报支援处”、“学术情报馆”等名称。这一举措意在突出图书馆的新功能。(2)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建立地区和系统间的资源共享服务体系。如:高校图书馆主要利用本国自行开发的SOLARS、Vintage Las、Lin、Maestro、AIMS五大图书馆系统进行管理,使用同一系统、甚至非同一系统的图书馆之间均开展了馆际互借服务。(3)就其发展来说,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发展水平差距也较大,呈现出不均衡的状态。如:韩国海洋大学的图书馆、研究室、办公室以及宿舍中均设有无线上网发射器,用户可以在这些地方自备电脑,方便快捷地登录到校园网及Inter上浏览信息,还可以通过KOLIS(Korea Library Information System),快速检索到全国450个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而有些学校尚未建成图书馆馆藏资料的MARC数据库。
与韩国相比,国内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其数字图书馆服务的发展和建设情况类似,与韩国高校数字图书馆服务的发展态势一样,我国高校馆也呈现出不均衡的态势:一些重点大学,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发展势头较猛,仅以参考咨询服务为例,先后推出了多种类型、影响较大的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引起图书馆界广泛的关注,但更多的高校馆只是刚刚起步运作。
综上所述得出:(1)韩国高校数字图书馆服务的研究和起步早于我国,其发展迅速且深入,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2)我国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服务都处于发展中,尚没有形成统一的全国性的网络服务系统,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3)中韩高校数字图书馆都存在发展不均衡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