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和谐管理工作初探

进入电脑版    时间:2017-02-07 14:27:22

叶柳青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0)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和谐管理

摘 要:随着职业院校招生的不断扩大和发展,校内图书馆服务工作也随着不断发展和壮大,如何加强图书馆队伍建设与管理工作,随之提上重要议程。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就构建新时期勤工助学和谐管理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呼吁图书馆同仁都来关注与探索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队伍建设和管理工作,提升高校图书馆和谐管理的效能。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1)02-0066-02

随着新时期高等职业院校规模的不断扩展.图书馆的读者群也在不断增多。图书馆为适应教学和科研的需要,不断开拓新领域,增加新的服务项目,使得图书馆的工作压力增大、任务变重,呈现出工作人员紧缺、人力资源严重不足的困难局面。为保证完成图书馆的日常工作,需要增加具有不同专业水平的人才,但是,高校人事部门严格控制教辅人员配制,要缓解人员少所带来的工作压力,建议让在校大学生勤工俭学,组织他们参与图书馆的一些管理工作,不但为学校开展的勤工助学活动提供了更多的场所.而且可缓解图书馆人力资源紧缺的矛盾。同时,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阶段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培养自身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减轻学习生活负担。绝大多数同学渴望有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在高校诸多的勤工助学岗位中,图书馆是同学们首选岗位之一。

1 新时期高校图书馆聘用勤工助学学生的现实意义

图书馆勤工助学是指学生在学校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劳动取得合法报酬,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社会实践活动。勤工助学的产生符合高校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校外的社会兼职相比较.校内的勤工助学岗位在提供学生工作机会和保证一定经济收入的同时.兼顾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也体现了学生的劳动价值。

结合我院图书馆实际情况,参照其他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情况来看.学生参与到图书馆图书管理工作,对图书馆管理特别是流通部门的管理意义重大。

1.1 缓解参与学生的经济压力

首先,通过吸收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到图书馆参加勤工助学实践活动并获取一定报酬,有效地缓解了他们的经济困难。其次,通过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并积极参与勤工助学工作.充实了他们的学校生活,减轻了他们的心理压力,使他们能够把主要的精力放到学习中去,安心完成学业。第三,通过参加勤工助学活动,让他们知道劳动成果来之不易,体会到工作的艰辛,提高认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有利于他们树立劳动观念,学会珍惜劳动成果,增强节俭意识。由于工作地点在校内,学生可结合自己的课程灵活安排工作.不耽误学业。

1.2搭建起图书馆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

学院图书馆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在校师生,特别是新时期的大学生对知识扩展的需求和兴趣越来越大.因此,图书馆要做好服务就必须从学生出发,了解学生所需、所想。勤工助学起到了图书馆与在校学生之间的桥梁沟通作用。他们本身是读者,能够站在与他们等同的在校学生的位置上考虑问题,能够及时了解大学生对图书资料的需求和要求,同时,他们又是图书馆协助管理人员,随时可将其工作建议反馈出来.如对图书馆新书采购方案等,有利于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

1.3提高了勤工助学学生的综合能力

现在的大学生中独生子女较多,参加社会劳动和社会实践较少。在图书馆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参加各种劳动和实践,许多同学克服了自身的不足,改变了自己,加强了时间、效率和劳动观念,在沟通能力、理解能力、接受事物的能力和自立能力方面均得到了提高,另外还增强了团结协作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积极参与精神和乐于奉献精神,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

2构建勤工助学和谐管理工作的效能

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是多元化的管理工作,如何缓解急剧增加的流通数量和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是我们急需探索和提升的重要职责。实践证明.建立和谐管理是应对矛盾,缓解矛盾的有效措施。和谐管理是大家对制度自觉自愿、心平气和的共同主动的执行。为此,我院图书馆勤工助学工作岗位实行聘任制,通过自愿报名、公平考核、竞争上岗等程序,有效建立和谐管理工作的效能。

 1/3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广东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的瓶颈及新模式选择
下一篇:安徽省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因子分析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