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电脑版 时间:2017-02-06 22:23:16
莫桂芝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柳州545006)
摘要:八桂文化作为广西的本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意蕴,在当前国家推动文化大繁荣的背景下,在高职图书馆中进行八桂文化的建设,不但有利于高职学生人文精神的熏陶,而且对于促进高职校企合作、强化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的功能和推动广西文化产业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图分类号:G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3)12-0100-02
1八桂文化的界定与特征
八桂文化历史非常悠久,从《山海经·海内南经》记载“桂林八树,在贲禺东”,到明代杨基《忆弟》“八桂音书绝”等,直到《大明一统志》把八桂作为广西桂林府郡名,从而确立“八桂”的正式命名。经过了数千年的发展,八桂文化逐渐显示了独特的历史概貌和文化特征,主要是以广西民族文化为主要内容,以内涵丰富、久远神奇为特色,以本土性和兼容性和谐统一为表征,以鲜明的南方山水品格为个性的地域性较强、影响力较大的区域性优秀传统文化[1]。
自秦始皇设置桂林郡,八桂文化便由此而发,历经数千年的衍变生息,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出版总社出版工作部主任、编审彭匈认为“八桂文化是广西本土文化的雅称,其内涵极为丰富多彩,包括八桂山水、八桂人物、八桂神话、八桂名胜、八桂民俗、八桂建筑、八桂艺术、八桂美食、八桂医药等”,具备了丰富的文化特征。
1.1八桂文化是海洋文化
广西地处岭南,与南洋隔海相望,汉武帝时开凿灵渠、经合浦出海的中国最早的海上丝绸之路,近代先进的思想意识也是顺着珠江、西江直达八桂内地,开始了东西方的中外文化大交流。
1.2八桂文化是山水文化
南宋诗人王正功一语“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罗青意可参”便使“甲天下”成为广西山水的代名词,以其山清、水秀、洞奇、石美、人杰、地灵而驰名中外。
1.3八桂文化是崇儒尚文的文化
“三元及第”作为我国读书人的最高梦想,也是我国崇儒尚文的最典型表现之一,历来就是读书人的最高荣誉,据统计,在全国仅有的13名“三元及第”状元中,广西就有陈继昌和冯京两人连中三元,充分反映出广西文化底蕴之深厚。
1.4八桂文化是民歌的文化
广西素有“歌海”之称,境内众多的少数民族,都有唱民歌的传统,上山下河皆有山歌,其中以壮族“三月三”歌圩最著名,而歌仙刘三姐就是广西民歌最优秀的代表。
1.5八桂文化是具有兼容性和多样性的文化
八桂山水文化不但孕育了勇敢、执着和阳刚之气;还孕育了聪慧、开拓和阴柔之美,在这种文化特征的感召下,形成了多元文化的相互融合,既是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的结合圣地;也是“盘古开天辟地”的发祥地,同时又是中国农民起义革命的根据地和铜鼓、岩画的故乡地[2];不仅在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有杰出的成就,而且蕴含崇高的民族气节、爱国精神和传统美德,留下了众多的园林建筑、名胜古迹、工艺珍品和世代相传的雅风美俗,这些都是宝贵的文化遗产[3]。
2八桂文化在广西高职图书馆中建设的可行性
八桂文化作为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代表之一,在党和政府的不懈努力下,已经成为广西走向世界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成为广西各族人民展现时代风貌的有力支撑,也即将成为广西经济增长点之一,因此也理应成为广西高职图书馆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广西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和八桂文化的灿烂成就给予广西高职图书馆建设八桂文化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契机:一是广西高职图书馆在人才培养、硬件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如广西某国家示范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目前建筑面积为15,021平方米,分布在东、南、北校区,藏书147万册,100座的电子阅览室,有三十台免费使用的电子阅览、图书检索计算机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学科馆员管理与服务体系,对于八桂文化的搜集和整理提供了便利。二是八桂文化成就巨大,2013年6月8日上午,在广绣自治区民族博物馆举行的第八个“文化遗产日”广西主题活动上,共有500名民间艺人共聚南宁献艺,2012年底公布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广西有10人当选国家级“当家人”,特别是国家级“当家人”的刘三姐歌谣传承人谢庆良一曲“八桂大地花似锦,文化遗产值千金,十二民族心相印,人人都当创承人……”[4],展现了八桂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辉煌。三是广西的高职院校不断引入专家能手和能工巧匠,大力提升高职师资队伍的层次范围,为高职图书馆的资料搜集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帮助。这些就为广西高职图书馆发展八桂文化提供了充分的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