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电脑版 时间:2017-02-06 19:57:55
刘晓玲
(铁岭市少儿图书馆,辽宁铁岭112000)
关键词:少儿图书馆;农村;学前儿童;教育
摘要:文章结合调查实际情况,阐述了农村教育的作用、农村学前教育存的问题及做好学前教育的措施。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3)11-0130-03
收稿日期:2013-10-10
作者简介:刘晓玲(1965-),铁岭市少儿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是农民的居住条件明显改善,95%的农民家庭盖上了砖瓦结构的新房。二是大中型农用固定资产明显增多,每个自然屯平均拥有两台以上小型农用拖拉机、一台小轿车,90%的家庭购买了彩色电视,安装了电话、电脑,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笔者在年初参加了铁岭市农村学前教育情况调查,调查反映出当今农村学前儿童教育存在诸多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影响了每个家庭的生活。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地解决,将影响新农村的建设步伐。因此,农村学前儿童教育是图书馆界同仁要认真研究的问题之一。
1学前教育的作用
学前教育是指出生至入学前儿童的教育,它包括学前社会教育和学前家庭教育。科学家认为,人类大脑的基本构架,在6岁就基本完成,所以学前教育尤为重要。这一时期的教育对儿童发展起着重大的决定性作用,也是发展其智力、挖掘其潜力的必要条件。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学前教育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1.1图书馆与学前教育的关系
少儿图书馆具有社会教育的职能,具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寓教于乐的儿童服务现代化设施,是开阔儿童视野、启迪儿童心智、丰富儿童智力的文化教育场所。因此,学前教育与图书馆的服务是密不可分的,少儿图书馆为学前教育提供优质的服务责无旁贷,少儿图书馆有责任有义务为学前儿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1.2学前教育有助于儿童智力的发展
研究表明:入学前是儿童智力飞速发展的时期。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通过对约千位婴幼进行的追踪研究,于1964年出版了名著《人类特性的稳定与变化》,提出“5岁前是儿童智力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的重要假设:如果把儿童在17岁时所达到的普通智力水平看作100%的话,那么当4岁时就能达到50%,4~8岁增加30%,8~17岁再增20%。由此可见,儿童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基础阶段,又是发展最快的时期,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对幼儿智力及其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1.3学前教育有助于儿童性格形成
幼儿期是一个人个性和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图书馆要根据幼儿年龄的特点做出培养学前儿童的培养和教育计划,促进他们优良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一个人的性格是从小开始形成的。儿童智能的发展具有关键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各种智力因素成长的速度不同,对儿童的影响也不同。研究表明,4~5岁是一个人性格形成的关键期。 在我国,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大脑科学证明,早期经验影响大脑结构,学前教育为人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学前教育是儿童教育的开始,合理的学前教育可以让儿童未来的发展有一个良好的开始。只有充分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教育观念,才能保证教育有效地促进儿童人格健康的、全面的、和谐的发展。
1.4学前教育有助于避免儿童潜能递减现象的出现
日本儿童教育专家木村久一认为,儿童的潜能是按照递减的法则运行的。教育开始得越晚,儿童潜在的能力发挥的比例就越少:“生来具备一百度可能能力的儿童,如果从一生下来就对他进行理想的教育,那么就可能成为一个具备一百度能力的成人。如果从五岁开始教育,即使是教育得非常出色,那也就只能成为具备八十度能力的人。而如果从十岁开始教育的话,教育得再好,也只能达到具备六十度能力的成人。”他要求家长尽可能早地对孩子进行教育,以充分挖掘孩子的潜力,而不应放任不管,延迟教育,导致孩子潜力的流失。古今中外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学前阶段是儿童神经系统迅速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的教育对儿童发展起着重大的决定性作用,也是其发展智力、潜力的必要条件。学龄前教育是当今教育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门知识学科,也是人生初始教育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