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阅读与公共图书馆发展的思考一以泰达图书馆为例

进入电脑版    时间:2017-02-06 16:36:17

刘蕾

(泰达图书馆,天津300457)

关键词:数字阅读;公共图书馆;新媒体;个性化服务;读者工作

摘要:文章阐述了数字阅读的概念和优势,并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探讨网络数字阅读与公共图书馆的现状和发展。

中图分类号:G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4)10-0025-02

收稿日期:2014-09-15

作者简介:刘蕾(1980-),泰达图书馆馆员。

1数字阅读的概念和优势

数字阅读指的是阅读的数字化,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阅读对象的数字化,也就是阅读的内容是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的,如电子书、网络小说、电子地图、数码照片、博客、网页等;二是阅读方式的数字化,就是阅读的载体、终端不是平面的纸张,而是带屏幕显示的电子仪器,如PC电脑、PDA、MP4、MP5、笔记本电脑、手机、阅读器等。

数字阅读的主要优势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数字出版物拥有体积小、容量大、多元化的优势。网络提供了无限丰富的信息资源,网络的存储空间所能承受的文章数量是纸张无法比拟的。在信息类型上,电子读物包括了文字、图像、声音、影像,而纸质文献无法容纳如此复杂多样的信息,因此阅读的趣味性大大提高。第二,数字阅读方便、快捷和高效。读者足不出户,可在任何时间、地点,通过网络利用阅读终端( 计算机、电子阅读器、手机) 检索、查询、获取和阅读信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不理解或者有兴趣想深入了解的内容,只需输入关键词就可以在线查询到相关资料。帮助读者提高阅读效率,节省时间。第三,数字出版物拥有双向互动和开放式信息交流的优势。互联网以其友好的界面、活泼新颖的形式,让许多青少年觉得数字阅读比书本阅读更有趣、更轻松、更能激发想象力。通过网络,读者还能及时发表书评,与其他读者进行在线交流,提高阅读积极性。

2公共图书馆应对数字化阅读的对策

2.1图书馆服务的新理念

服务要发展,思想要先行。南开大学柯平教授在2006年提出图书馆服务的10个理念:一切利用、一切用户、开放服务、免费服务、人性化服务、个性化服务、营销服务、竞合服务、创新服务。所谓理念,不仅仅是哲学所指理性领域的概念,而且代表着社会成熟的思想与观念。是当前应当特别重视和强调的概念,并作为现代图书馆服务的基本观念。有了先进的服务理念,才能制定出适应新环境的图书馆服务新目标。

2.2阅读终端技术环境支撑

数字阅读的实现对于阅读技术终端的要求提升,网络的作用至关重要。公共图书馆必须确保无线网络建设和宽带网络存取能够跟上应用的脚步,并逐渐确保各种阅读设备和工具的集成统一,这是公共图书馆数字阅读服务发展所必须面临的挑战,也是更好地提升广大用户阅读质量的必要手段。

2.3建设面向数字阅读的馆藏和提供“一站式搜索”

首先,进入数字化时代后,馆藏资源已不仅仅局限于纸质型的资源,馆藏发展政策需要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根据美国出版商交流集团对北美、欧洲以及亚太地区图书馆的调查,2006年用于数字资源的经费平均为30%,2008年为42%,2010年为49.3%,数字资源在服务与管理、空间与时间上都有纸质书无可比拟的优势。针对数字阅读表面化、休闲化、多元化、个性化的特点,公共图书馆还应加快资源建设,为读者提供更多的优质数字资源。外购数字资源图书馆应立足本馆实际,统筹规划,加大数字资源的采购力度。泰达图书馆近几年不断加大对数字资源的投入经费,2013年泰达图书馆数字资源占采购经费的60%。经过多年努力,还自建了多个具有地域特色的数据库,将馆藏特色文献进行数字化,创造特色服务品牌,如媒体关注滨海信息库、泰达百强企业信息库、开发区发展史报纸库和地方文献数据库等。

其次,为避免读者在网上盲目浏览,图书馆可以在门户网站提供导航和“一站式搜索”。面对庞杂的数字资源以及读者需求的广泛性和复杂性,泰达图书馆在门户网站设置了“一站式搜索”,通过把各类分散的文献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使多种数字资源实现无缝集成,使读者可在多个网络数据库平台进行检索,克服不同网络数据库因其检索界面、途径、文件阅读格式等不同带给读者的诸多不便,实现多种数字资源的联合查询,为读者提供高效率的优质服务。

 1/3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对策研究
下一篇:图书馆微信服务设计研究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