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电脑版 时间:2017-02-06 00:39:00
郭香
(江宁区图书馆,江苏南京211100)
关键词:区域图书馆联盟;高校联合体
摘要:文章以江宁区图书馆与南京高校(江宁地区)图书馆联合体的共建合作实践为研究基础,分析总结了当前区域图书馆联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让有限的资源用在无限的需求上,把多个小馆藏融合成一个大馆藏,把所有的资源大流通起来,满足各类读者的需求。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6)02-0116-03
收稿日期:2016-01-04
作者简介:郭香(1978—),江宁区图书馆馆员。
* 本文系江苏省图书馆学会2014年度学术研究立项课题“江宁区域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联盟”的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4YB07。
1国内外图书馆联盟现状的概述
1.1国内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跨系统联盟研究的现状
在我国,图书馆联盟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发展也很快,但联盟只局限在同系统中。如:高校图书馆界、公共图书馆界,跨系统的联盟还在研究探索中。大城市、大馆藏的图书馆界联盟多些,而小地区、小馆藏的几乎为零。如:中国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联盟、吉林省图书馆联盟、全国图书馆参考联盟等。
1.2国外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跨系统联盟研究的现状
在欧美发达国家,图书馆联盟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尤其是美国,发展最早、最快,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联盟已经相当成熟,资源共知共享得到了广泛的普及,美国现在已经有200多个图书馆联盟,并于90年代后期出现了超级联盟,标志着图书馆联盟进入了以实现虚拟电子资源共知共享为宗旨的数字图书馆联盟与超级图书馆联盟阶段。著名的图书馆联盟有俄亥俄州图书馆与信息网络(OhioLINK)、在线计算机图书馆中心(OCLC)、国际图书馆联盟联合体(ICOLC)等。
2江宁区图书馆与南京高校(江宁地区)图书馆联合体的实践
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共享各自院校图书馆的资源,江宁区大学城中的15所高校在东南大学图书馆的牵头下成立了联盟,主要联盟图书馆有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河海大学、中国药科大学、金陵科技学院、南京工程学院等。而公共图书馆在江宁区图书馆的牵头下,也与区管10家街道、200个村(社区)成功搭建成分馆制,实现一卡通通借通还模式。高校图书馆和江宁区图书馆使用的图书馆管理系统都是汇文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这就为跨系统联盟搭建好了技术平台基础。
2.1江宁区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联合体联盟需求调查
公共文化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让所有人随时随地都享有使用文献的权利。无论什么样性质的图书馆都是国家拨款建立的,公民理应享有阅读权、知情权。现在高校大学生只要毕业走出校门,就不能再回院校查阅资料,他们只能走进公共图书馆,而公共图书馆又不能满足他们的专业需求。根据200份公共图书馆读者问卷、100份社会人员问卷、100份高校大学生问卷调查,20%的公共图书馆读者有专业研究需求,30%的社会人员有就近阅读和研究需求,60%的大学生读者有毕业回不了院校查资料的忧虑,而跨系统图书馆联盟解决了各方面的需求,让一卡通用,让阅读更加人性化、通用化。
2.2建立区域联盟的资源共知共享平台
为加大江宁区域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增强江宁区域图书馆文化的服务竞争力,江宁区图书馆在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加入由江宁区域驻地15所高校图书馆成立的南京高校(江宁区域)图书馆联合体,并成立了由区政府领导担任领导成员的联盟组织小组,制定统一的行为准则,成员馆间本着互相合作、平等互利、优势互补、资源服务共知共享的原则,共同遵守联盟组织的协议准则,形成一个江宁区域大馆藏、大流通的大图书馆。
2.3建立健全图书馆联盟委员会组织机构,打破各自封闭馆藏资源的制度
一卡通建设必须上升到政府高度,以区域政府为中心,成立全区图书馆联盟委员会组织机构。委员会的领导小组成员由区域政府重要领导和高校图书馆界的专家领导担任,建立健全委员会制度、方案与协议;本着自愿加入、共建共知共享原则,打破各自封闭馆藏资源的制度;每年定期召开委员会,委员会制定出的方案与协议一旦通过,要尽快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