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民办大学图书馆的转型与创新服务研究*

进入电脑版    时间:2017-02-05 22:37:26

杨美玲1,易茁2

(1.黄河科技学院图书馆,河南郑州450063;2.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图书馆,云南临沧677000)

关键词:应用型;民办大学;图书馆;转型;创新

摘要:文章以黄河科技学院图书馆为例阐述了当前民办院校图书馆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分析与探讨的基础上提出通过优化馆藏资源、建立信息共享空间、众创空间、培养高级参考咨询员等方式促进民办院校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G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6)08-0054-03

收稿日期:2016-07-07

作者简介:杨美玲(1974—),黄河科技学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易茁(1978—),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图书馆馆员。

*本文系2015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全媒体时代图书馆的转型与发展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5-GH-403;也系2015年度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基于大数据构建图书馆知识服务体系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52400410271;也系2015年度河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5A870004。

2013年1月,黄河科技学院被教育部批准为“应用科技大学战略研究试点单位”。2015年7月23日,在郑州召开的河南省高等教育工作会议决定,从2015年起,启动高校分类发展计划,加强对高校的分类指导,未来河南省将按照高水平大学、特色骨干大学、应用技术类型和高职高专院校对高等院校进行分类管理。河南省将重点建设10所左右示范性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黄河科技学院是第一批改革的试点单位。

1应用型民办大学发展的现状

应用型大学是相对于研究型大学和教学研究大学而言的,它是按照我国目前大学培养的特点,在我国经济建设现代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推动下产生的一种新类型的本科教育[1]。作为教育部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项目单位,黄河科技学院从创办之初一直坚持对应用科技大学的研究。

1.1开展“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黄河科技学院积极开展“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即由企业提出用人标准,校企双方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学院负责对学生进行理论教学,并按照企业要求增加相关专业课程。以“宇通重工班”为例,仅2012届就有64名学生通过这个班培训到宇通公司工作。另外,黄河科技学院还与苏宁电器合作开设了“苏宁电器班”,与达研(上海)光电有限公司合作开设了“达研班”,与河南省交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交建班”,与杭州纵横通信有限公司成立了“纵横通信班”[2]。目前,学校的“订单式”人才培养已经具备了一定规模,这种模式既让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工作后上手快,实践能力强,发展后劲足。“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地实现了教学与生产过程的对接,使学校和社会、学校与企业高度融合。

1.2建立生态化的实践平台和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为了提高学生实习、实训和实践比重,增强学生的应用技能,提高就业率,学校积极推进与企业的合作范围和力度,建立生态化的实践平台和创新创业服务体系。近期,黄河科技学院通过学校的“黄河众创空间”“郑州市大学科技园”与郑州市二七区人民政府共建的郑州市创新创业综合体,迅速完成创客工作室、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链条式创新创业孵化载体建设。“黄河众创空间”定位为海内外大学生、高校教师及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交流和实践平台,目前在孵企业66家,以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为主。培育创业团队和项目131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的创客170人[3]。生态化的实践平台和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为企业的发展搭建了平台,也为学校广大创新创业者提供更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为河南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局面做出积极贡献。

1.3重视提高职业教育教师的素质,着重培养“双师型”教师

为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学校组织教师到企业参与生产和设计,带着问题参与社会调查,研究市场、研究教学。在研究与实践中了解本行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并做出行业分析,然后再根据分析报告及时对教学内容做出调整和补充,做到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另外,学校积极引进企业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等担任专兼职教师;采取校本培养、校企联合培养等多种模式,选派专业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鼓励青年教师考取各类职业(执业)资格证书,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目前学校专任教师1,256人,“双师型”教师630余人[4]。

 1/3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高校图书馆空间与用户行为研究*
下一篇:基于用户心理和视觉感知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空间建设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