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电脑版 时间:2017-02-05 20:15:13
关键词:图书馆书库;空间管理;创新模式
摘 要:图书馆是给读者提供良好阅读环境的场所,但是随着馆藏数量的增加,图书馆空间管理工作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图书馆的整体服务效率有所下降。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图书发行量稳步增加,图书馆需要购置的图书数量也呈上升的趋势,这些问题促使图书馆管理者必须打破传统的书库管理模式,本着扩大空间、提高服务力的要求,对图书馆馆藏空间重新进行规划和布局。由于图书馆空间管理问题已经成为各大图书馆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探讨现代图书馆空间布局新理念已经成为一种共识,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6)10-0077-03
当今,我国正处于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人们每天接收到的信息越来越多,同时随着我国信息资源建设水平的提高、信息网络的快速发展、图书出版量的持续增加,这些现象的存在导致目前各图书馆普遍存在书库空间不足的问题,对读者获取信息资源的过程产生了阻碍。一般来讲,管理者比较倾向于采取建立密集书库的方式来解决书库空间不足的问题,但是随着图书资源的进一步增加,这种做法也只能缓解一时之急,而不能从根本上实现对书库空间的合理利用。此外,还有一些图书馆通过扩建书库、建立新馆舍的方式来增加图书存储量,但是从实际操作角度来讲这种做法也不是长久之计,特别是对于一些资金紧张的图书馆来说,新建馆舍并不明智。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管理者需要寻找一个科学的管理模式、一个科学的管理布局来实现对图书馆书库空间的长期高效管理。
1 书库管理新模式创建的必要性
随着人们阅读意识和需求的不断提高,未来图书馆阅读空间超过书籍存放空间已经成为必然结果,为了达到在不额外增加图书馆整体空间的基础上扩充书库存储资源的目的,管理者需要提出基于提高图书利用率的书库管理新模式。一般来说,图书馆书库空间划分为阅读空间和书籍摆放空间,由于图书馆几乎每天都会有新的图书送达,而旧的书库已经无法满足大量新购图书的存放需求,图书管理员只能将书库的阅读空间占用,但这样一来就会同人们的阅读需求产生矛盾。因此,重新规划、合理布局书库,已经成为各图书馆管理者的共识。规划的原则是确保读者阅读空间不被挤占,读者能够在规划完成后的书库中获得舒适且设施齐全的学习、交流和休息空间。
网络技术的普及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不少公共图书馆已经实现了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的新的管理模式。但是还有个别图书馆还在采用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且没有合理地使用新技术、新工具。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不断冲击着传统的知识运作模式,并且人们越来越熟悉网络、依赖网络,他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均对传统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如果图书馆书库空间管理活动中能够引进现代网络技术,那么将能够创造出更多的知识价值。目前,大多数图书馆已经增加了电子阅览区域,这一做法既便利了读者,又减少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做法。但是对图书馆而言,新区域引进之后,需要建立与之相匹配的管理模式[1],这是一个技术难关,如何将这一难关转化为图书馆继续发展的机遇,需要图书馆管理人员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
2 图书馆书库空间管理办法研究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图书馆的书库管理现状,许多行之有效的办法陆续被提了出来。如:有人认为可以建立新的图书馆馆舍,因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人们生活要求的持续提高,很多图书馆的规模已经远远不够了。在这一理念的支撑下,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开始扩建或者新建图书馆馆舍,直接有效地缓解了图书馆书库空间不足的问题,但是该措施的实施需要耗费较多的资源和时间,只适用于一些资金比较雄厚的图书馆,而不具有普遍的实用性。为此,还需要研究其他经济有效的办法。
2.1建立馆外书库
一些图书馆倾向于选择建立密集书库的办法来解决图书无法存放的问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书库的图书越来越多,密集书库也开始出现空间不足的问题。于是,许多的图书馆管理者开始使用另外一种办法,就是建立馆外书库,将书库建立在图书馆外面,图书馆只是作为一个阅读场所,存放较少的书籍。这种做法不仅缓解了图书馆内部书库的压力,也大大节约了新建的成本。特别是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大量的纸质书籍已经成为过期馆藏,建立馆外书库的同时可以为这些资源建立电子文本,用户能够通过计算机访问图书馆网站获取权限进行阅读,从而减少了对图书馆空间的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