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电脑版 时间:2017-02-05 16:41:59
张鹏
(中共西安市委党校图书馆,陕西 西安710054)
关键词:马斯洛需要理论;党校图书馆员;职业倦怠
摘要:职业倦怠严重影响党校图书馆员身心健康和党校图书馆事业发展,考察并分析党校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现象对于促进党校图书馆事业和党的干部教育事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界定了党校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的相关概念,后利用马斯洛需要理论分析了党校图书馆员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6)12-0069-03
1研究背景
2015年1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党校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校是我们党教育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1]。党校图书馆在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他不仅为党校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提供服务,同时也为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供信息和知识的保障与支撑。在党校图书馆的众多组成要素中,馆员是核心。馆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党校图书馆服务的综合水平,也影响着党校干部教育工作的整体效果,因此,提升党校图书馆馆员的综合素质具有重大意义。
伴随着图书馆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全球范围内的图书馆转型趋势日益明显。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的变化、社会人口结构的改变、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信息交流传播环境的演化和新技术新工具的广泛应用等外部条件的综合作用,深刻地影响和重塑着图书馆的发展路径和发展形态[2]。这种快速的变革影响了图书馆员以往的服务模式,并对图书馆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很多图书馆员无法跟上这种变革的节奏,产生不适感和失落感,进而产生倦怠心理。此外,专业价值不被重视,职业地位缺乏认同,外部环境的巨大诱惑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图书馆员的倦怠心理。当前,图书馆员的职业倦怠问题已经引起了业界的极大关注,并有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其研究成果更多的是针对高校图书馆,对其他类型图书馆馆员职业倦怠的研究还很少,尤其是以党校图书馆员为对象的研究几乎没有涉及。笔者在中国知网以“图书馆员+职业倦怠”为主题进行检索,共检索出论文655篇,其中有436篇都是以高校图书馆员为研究对象,占总数的70%。在所有检索结果中仅有一篇是以党校图书馆员为研究对象,可见对党校图书馆员的职业倦怠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与此同时,党校图书馆员的职业倦怠问题已是越发显著,已经成了制约党校图书馆创新与发展的突出因素。
2党校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的概念及其影响
2.1党校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的概念
职业倦怠是指一个人在社会期望值、个体内在的期望值过高而客观实际又达不到预期目标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失望情绪和疲惫心态的一种心理现象。它的心理特征表现为生活的乏味感、事业的失望感、精神的疲惫感、认知的冲突感等。从本质上讲,它是一个人内外冲突矛盾运动的结果——渴望快乐与感受平淡的矛盾、渴望成功与感受平凡的矛盾、渴望激情与感受平庸的矛盾。
职业倦怠的常见表现形式为:①情绪低落,易烦躁,工作热情度降低,对身边的一切事物都漠不关心。②工作态度消极,服务质量下降,缺乏耐心,工作态度恶劣等。③对自己工作的职业期望值下降,失去实现人生理想的动力[3]。另外,有研究显示助人职业的从业者是职业倦怠症的高发群体,图书馆就是这一行业的典型。图书馆的许多工作重复、烦琐,加上服务对象的要求越来越高,当图书馆员的服务能力跟不上服务对象的需求,且无法短期内得到解决时,就会引发职业倦怠。因此,图书馆员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
2.2党校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的不良影响
2.2.1对党校图书馆事业的影响。①服务质量下降。馆员产生职业倦怠心理对读者需求的观察、服务能力和积极性就会在无形之中降低,当然随之而来的是工作方法的不灵活或出现失常现象,在工作上变得机械,工作能力下降,最终导致读者服务质量降低。②服务态度消极。馆员在人际关系上变得疏离,摩擦增多,情绪充满忧郁和攻击性;对同事不愿理睬,对读者冷漠,经常觉得自己孤立无援,有些馆员甚至会以消极的工作态度和急躁的情绪去对待读者。③人才流失严重。馆员职业倦怠将会导致馆员工作乐趣和创造力的消失,缺勤率增加,甚至导致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流失率升高,严重影响到图书馆队伍的稳定性。④读者满意度下降。由于职业倦怠心理的影响,馆员在进行读者服务时会出现不能理解读者潜在价值需求、读者服务精准度下降等情况,这些都会影响读者满意度,使读者对图书馆产生负面印象,不利于图书馆工作的正常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