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电脑版 时间:2017-02-07 14:48:09
付清香
(广西大学图书馆,广西南宁530004)
关键词:资源整合;图书馆;管理模式
摘要:资源整合是新形势下对图书馆组织管理模式提出新的要求:以用户信息需求为中心;以方便用户信息检索为原则;以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为目标。然而,图书馆传统的组织管理模式过于注重图书馆文献管理与流通等业务管理,从而无法很好地面向用户资源整合,图书馆必须变革现有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封闭式管理模式,从而建立馆长负责制下的以学科信息服务为主,内置业务管理和读者管理的三维立体式组织管理模式以适应新形势发展。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2)03-0114-03
1资源整合——图书馆信息服务发展趋势
信息资源整合源于复合图书馆概念,1996年英国图书馆学家萨顿(S.Stton)提出复合图书馆的概念,即强调在图书馆馆藏资源日益多样化,尤其是现代知识媒介的发展环境下,进行信息资源整合服务。根据史丹佛商学院经济学教授保罗·洛玛(Paul Romer)的理论:“很多产品是互补的。某一产品单独存在,价值不会太高。当另一产品出现时,彼此的价值会同时提升。以笔为例,若只有笔没有纸,没人会用笔;有了纸后,笔和纸的价值都提升了。”信息时代的资源整合是以用户为中心,根据用户的需求将分散的不同类型的相关资源通过某种方式聚合到一起,从而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并以1+1>2的理念最终形成更具价值和效率的一个整体。资源整合已经成为图书馆信息服务发展趋势。
1.1满足用户深层次信息需求
随着社会信息化趋势的不断加深,网络数字化信息资源急剧增长,数字出版迅速发展,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也早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印刷型文献,电子数字资源所占图书馆馆藏资源的比例越来越大。从各高校图书馆网站主页尤其是重点高校图书馆网站可以看到,各种类型的学术资源数据库在图书馆电子资源馆藏网页上日益丰富,同一学科或专题信息资源分散在不同的数据库中,不同的数据库均有着不同的检索入口,不同数据库的专业检索技术与途径也存在着差异,学术资源数据库收入学科范围及侧重点不同,为了防止信息漏检,读者往返于从不同的数据库检索入口,这给读者检索利用图书馆资源带来较多的不便。高校图书馆是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图书馆面对这种分散的数字化电子资源应该有所作为,开展信息资源整合活动,根据馆藏特色和读者信息需求展开有针对性的信息服务,并且从实际出发进行课题跟踪服务,还可以根据学校学科发展特色建立相应的专题数据库,满足用户深层次的信息需求。
1.2满足用户个性化信息需求
个性化服务是指图书馆从用户个性化信息需求的角度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信息服务工作。个性化需求是个体或者某个特殊群体区别于其他用户特征的需求,针对具有不同的信息需求的个体和特殊群体,图书馆不应该只是信息储藏地,而要主动积极地根据用户的需求整合馆藏资源,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读者服务工作,提高各种文献的利用率。如公务员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等馆藏资源的整合以及各种专题和学科资源的整合,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应该全力满足用户个性化信息需求。
1.3图书馆实现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目前,随着信息媒体类型的多样化发展趋势,图书馆馆藏资源日益多样化。与现代各种信息机构如网络信息公司、书业公司等相比,图书馆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与现代各种信息机构相比,作为国家信息文化公共服务机构的图书馆,有着明显的资源全面性的优势。然而,图书馆存在着公益性以及行政约束性特点,并且经济、技术、市场等因素上并不占优越性,因此,在日益发展的网络信息公司、书业公司等各种信息机构面前图书馆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如果图书馆不能以信息服务求生存,终将被各种信息机构所替代。付清香:资源整合视角下高校图书馆组织管理模式变革付清香:资源整合视角下高校图书馆组织管理模式变革信息资源整合服务给作为信息阵地的图书馆带来新的挑战。图书馆是收集、整理、保存各种文献并向读者提供利用的文化、教育和学术性机构,收集、整理、保存各种文献是图书馆的基本职能,面对多元化发展的文献资源载体,图书馆文献整序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整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编目,而应该利用先进的搜索引擎技术来更好地实现不同类型的文献资源整序。在文献载体多样化的发展环境下,图书馆应该不断加强学科专题特色资源导航服务、专题及特色数据库的建设以及加强学科服务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力度,从而在现有的条件下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最大限度地提高和改进图书馆服务质量。
上一篇:UHF在高校图书馆建设中的实践以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RFID项目为例
下一篇:新时期高校院系资料室建设的思考